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與資源化設施建設,避免因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農村水體、土壤和農產品污染,確保農村水源的安全和農民身心健康,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工作內容,也是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
污水處理站作為村鎮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水污染控制的關鍵環節,村鎮污水處理站工程的建設和運行意義重大。由于污水處理站的建設和運行不但耗資較大,而且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其中處理工藝方案的優化選擇對確保處理站的運行性能和費用降低最為關鍵,因此有必要根據確定的標準和一般原則,從整體優化的觀念出發,結合設計規模、污水水質特性以及當地的實際條件和要求,選擇切實可行且經濟合理的處理工藝方案,經全面比較后優選出最佳的總體工藝方案和實施方式。
在污水處理站工藝方案確定中,將遵循以下原則:
1)技術成熟,處理效果穩定,保證出水水質達到標書規定的排放要求。
2)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低,以盡可能少的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效益。
3)運行管理方便,運轉靈活,并可根據不同的進水水質和出水水質要求調整運行方式和工藝參數,最大限度的發揮處理裝置和處理構筑物的處理能力。
針對生活污水的水質水量特征,結合我司多年污水處理經驗,采用高效節能,易于管理,工藝簡潔,技術先進,成熟可靠的村鎮污水處理工藝,根據村莊的人口數量、居住形態和經濟與社會因素,考慮規?;ㄔO和管理的需求,按50m3/d及以下、70 m3/d、100 m3/d、150 m3/d和200 m3/d等幾種處理規模進行設計,使污水處理后應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的一級標準B級。